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着力打造特色工作 生动展现司法光辉

作者: 洪法文     时间:2015-09-09 阅读:2732



 

近三年来,我院紧密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积极投身法治建设实践,不断强化工作职能作用,着力打造特色工作,全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区域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2013年平均案件审理数为8093 件,2014年受理案件9841件。

 一、营造司法公开新常态,努力提升司法公信

作为首批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不断拓展公开的范围,丰富公开的载体,全方位、常态化推进司法公开工作。

(一)常态开展庭审视频网络直播工作,实时展示司法审判风貌

以庭审视频网络直播的常态开展为契机,提升干警司法公开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夯实直播的基础工作,升级11个科技法庭及1个审判指挥中心,实现庭审互联互通、信息流转、过程控制和同步录音录像,完成书记员电脑记录及法官网上操作的培训考核, 并举办技能运用、庭审记录、同步录音录像操作等专题演练,在实战锻炼中促进直播技能的提升,在此基础上2013年自建直播平台,在全国法院首家开展庭审视频网络直播工作。全面推进每月的直播工作,今年以来,将庭审直播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精品案考评范围,建立庭审网络直播规定、科技法庭管理规定、舆情应对处置规定等制度,细化直播的申报、实施、监管、考评等规定,深化庭审视频网络直播工作制度化建设,现已完成34场庭审视频网络直播,向公众传递司法公正、司法自信的正能量,有公众观看庭审后在网上留言,整个庭审井然有序,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公平。全国人大内司委调研组充分肯定我院庭审视频网络直播的做法。

(二)常态开展法院宣传工作,生动彰显司法公正实践

搭建多种载体,展现司法公开良好风貌。发挥新媒体集群迅速传播的功能作用,建设门户网站,公布诉讼指南、法院动态等信息,其中公开裁判文书9466份。开通新浪官方微博,发布重大改革动态、重大案件审理进展等内容。提供二维码链接外网服务,方便公众用手机浏览法院信息,观看庭审直播和转播,向公众展现公正司法的探索实践。发挥巡回审判实地传播的功能作用,20多个巡回审判庭开进社区,100多名社区法官走进社区,让群众说事,让法官说法,弘扬司法优良传统,向公众展现司法为民的服务实践。发挥视频文化生动传播的功能作用,亮化院刊、灯箱、显示屏、查询屏和触摸屏窗口,展示司法为民取得的实效,向公众展现司法公开的鲜活实践。

(三)常态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持续传递阳光司法声音

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展现司法开放的姿态,今年以来确定每月第三周周三为公众开放日,广泛邀请高校教授、学生群体、妇女干部等参观法院,知晓法院工作进展和法官工作特点。展现司法自信的姿态,邀请公众旁听案件庭审,参观院史陈列室,观看法院宣传片,接受公众旁听3万人次,进行个案报道320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展现司法谦虚的姿态,开展问、请、访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增进司法与公众的互动和融合。

(四)常态开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工作,有效促进法院工作良性发展

紧密加强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互动联系。总结性汇报转为过程性汇报,专题汇报执行工作、司法公开、司法救助等工作,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将微博网址逐一寄发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即时传递工作信息,增进对法院工作的信赖和支持。直观性评查转为精确性评查,多次邀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案件庭审评查,在庭审指挥中心通过回放、定格等方式,评查庭审过程并提出意见,促进庭审工作整改。临时性走访转为持续性采访,在院刊设“代表专访”栏目,采访来自高校、企业、社区等不同岗位的人大代表,连续登载其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增进人大代表与法院良性互动,三年来法院工作报告均获高票通过。

二、建立反规避执行新机制,努力树立司法权威

积极开拓思路,不断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反规避执行工作,努力缓解执行难问题。

(一)建立案件自动履行机制,减少怠慢执行的案件数量

立、审环节全力促进案件自动履行。立案环节,强化当事人的诚信意识,适时释明法律义务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审理环节,注重对义务方当事人履行能力因素的调查评估,加大保全措施和先予执行力度,动员案外人代为履行,变更履行的替代方式,对自动履行赔偿义务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酌定从轻量刑,对生效后案件发放督促履行通知书或当面督促,多种措施最大限度解决当事人怠慢履行问题,《人民法院报》报道了我院经验。

(二)建立拒执惩罚联动机制,重击规避执行的恶意逃债人

在全市基层法院率先探索与公安、检察机关强化联合打击拒执犯罪的力度,工作经验在全市法院推广。深化依法、统一执行的制裁理念,三机关就建立联动机制、办理拒执犯罪案件出台工作意见,细化各自工作职责、办案流程及追责要求。畅通联合打击的协作沟通,建立专人办理、专门管辖、集中移送、联席交流和督促履行的对接机制,确保信息互联互通、问题协商解决及案件办理提速。强化严厉打击的追逃措施,充分利用公安机关信息和技术优势,协助查找和控制逃匿被执行人,共实施司法拘留68人,以涉嫌拒执罪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51 件,对46人进行网上追逃,对6人以拒执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判处3年有期徒刑,促成五成追逃案件一周内执结,九成案件全部履行完毕,网上追逃经验被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批示,在全国法院系统推介。

(三)建立社会联动机制,营造协助执行的浓厚氛围

加强与工商、房产、银行等22个职能部门及村委会、拆迁公司的定向协作,形成高效工作模式。与工商银行实现“点对点”联网联动,快速集约查询被执行人银行账户信息,快速采取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与资信管理公司实现征信信息共享,协助法院查询被执行人基本信息、社保信息和房产信息等。与村委会、拆迁公司建立协助对接,取得其大力支持,协助法院成功扣划被执行人的拆迁款和土地补偿款。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有效提升了执行工作效率,加快了反规避执行进程,三年来,我院共实施批量调查1400人次,查证被执行人个人银行存款5.1亿元,房产378 套。

(四)建立市民参与执行机制,搭建反规避执行的阳光平台

凝聚市民积极参与反规避执行工作的合力。构建执行联系点网络,建立以党委为龙头,相关职能部门为支撑,各乡镇、街办事处及社区、村为节点的执行联系点网络,发挥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及时帮助法院掌握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让逃债人无处藏身。邀请普通市民参与执行,支持并监督法院工作,并在被执行人居住社区或经营地附近发布悬赏声明,对提供执行线索者实行有奖鼓励。曝光恶意逃债被执行人,在媒体上和最高法院失信者名单上公布躲逃赖账者,凝聚全社会打击反规避执行行为的合力。

三、探索行政审判新思路,努力优化依法治理环境

不断完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庭审改革,努力化解行政争议,不断提升行政审判工作质效,被最高法院确定为行政审判工作联系点和行政诉讼庭审程序改革试点。

(一)完善行政审判工作模式,强化行政争议的化解能力

注重总结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摸索“五个一”模式,即一案一审查,一案一协调,一案一合议,一案一调研,一案一建议。开展“五点评”活动,即不定期针对案件办理、文书制作、庭审效率、归档质量、败诉原因和司法建议五个方面逐案点评,群策群力总结工作经验,整体提升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水平,建设了一支“庭上能办案、庭外能协调、台上能讲课、台下能调研”的行政审判法官队伍。

(二)整合司法和行政的力量,推进行政纠纷实质性解决

积极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构筑行政机关参诉情况绩效考核机制,区委区政府接受我院建议,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采纳司法建议等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评指标,将考核评分权赋予法院,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力推动了涉及民生行政争议的妥善解决。构筑行政争议联合防控对接机制,在涉诉较多的规划、交通等部门设立诉调室,积极在诉前化解行政争议,并与区政府联合下发行政调解与行政诉讼衔接配合的意见,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矛盾激化等7类重点案件,与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妥善处理一批涉房涉地、信息公开等行政诉讼案件。

(三)改革行政诉讼庭审程序,提升行政审判质量和效率

从四个方面推进庭审程序改革:突破传统庭审模式,科学设置预备庭和正式庭,理顺基本案情和争议焦点,查清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庭审效率总体提升。突破传统庭审环节,简化庭前例行程序、庭审证据交换等环节,预备庭及正式庭一般在1小时内完成,庭审节奏明显加快。突破传统庭审方式,强化法官庭审中对当事人适当诉讼指导的力度,证据交换和审查的效果明显加强。突破传统庭审程序,通过预备庭、正式庭两道协调和解程序,增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效果,经验在全国法院优化行政诉讼庭审程序调研会上交流。

(四)发布《行政审判工作白皮书》,推出整体司法建议

关注城市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纠纷的发案态势,积极发布《行政审判工作白皮书》。从行政审判的维度,全面分析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体错误、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强化其实体与程序并重的意识,进一步堵塞漏洞规范工作,促进整体执法水平提高,白皮书成为行政首长决策的参考依据。从依法治理的维度,积极为党委政府重大政策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司法意见,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言献策。《关于吸毒成瘾认定程序问题的司法建议》被武汉市法院、武汉市公安局采纳应用,关于审理教育行政案件的部分立法建议被最高法院采纳。

四、升华文化建设新内涵,努力提升法院软实力

以全国首批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工作为契机,大力深化文化建设,凝聚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精神力量。

(一)塑造司法品质,大力培育团队精神文化

着力塑造团队的司法品质。凝练本土文化精神,树立院、部门和法官三级精神文化理念,确立院训、院风和法院精神,提炼部门理念,建立法官个人文化卡,编创院歌《我说我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法官崇法尚德、慎权亲民的司法品质。建设文化交流基地,举办说吧、法官沙龙、道德讲堂、法官宣誓等活动,坚定法治信仰,增强职业尊荣,凝聚精神纽带,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营造人文工作氛围,建设法院文化走廊、音乐文化走廊、廉政文化走廊,将公平、正义、廉洁等理念渗透到工作场所,营造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浓厚氛围。

(二)凸显司法特色,大力培育审判品牌文化

结合审判实际,打造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品牌。搭建竞技平台,举办“争当专家型法官”、“争办精品案、样板案、和谐案”、开好“初任庭、竞赛庭、示范庭”竞赛活动,提升法治队伍公正司法的能力。建设优秀工程,推进“百庭千书精品案”优秀工程活动,推进法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形成了一批在省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审判创新成果,一批特色工作的经验在全国法院推广。

(三)践行司法实践,大力培育英模形象文化

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激励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公正司法的正能量。宣扬典型的事迹业绩,在湖北经视台、《人民法院报》、《湖北日报》等电视台或报纸,宣传推广典型人物公正执法、勤勉敬业、亲民爱民的实例,畅想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旋律。树立英模的旗杆效应,涌现了以全国模范法官李要兵、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李娟、全国法院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张云霞、湖北省好法官余翠兰、武汉市劳动模范定帆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法官群体,凸显了先锋引路的作用,一批集体或个人立功或授奖,彰显了法治队伍的风采。

(四)延展司法视野,大力培育共建交流文化

拓展院校共建文化和司法交流文化。共建法学实践基地,邀请专家听证和授课,承办法学研究会年会,联合开展课题调研,促进学术研究与审判实务深度融合,30篇论文在省级获奖,9篇论文在国家级获奖,被确定为最高法院调研基地,与院校的共建工作被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深化司法交流工作,与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法律团队,就庭审、执行等工作,开展现场观摩和学习交流,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司法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