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法官手记(三)| 杨洁:扎根司法沃土,做疾风劲草

时间:2024-12-25 阅读:256

夜晚的巡司河畔充满欢声笑语,弥漫着浓厚的烟火气息。与巡司河一街之隔的南湖法庭内,墙上的时针指向九点时,突兀的报时声,让我想起下晚自习的孩子还等着自己去接。灯灭,门锁,在法庭的工作暂告一段落,接完孩子后,写判决的工作还得继续……


今年是我入职洪山区人民法院的第十四个年头。在司法的沃土中,我感受如一株小草,在风雨的洗礼下,不断扎根、愈发茁壮。


以“如我在诉”的情怀

努力办好每一起案件


2024年,我共受理案件500余件。在这些案件中,绝大多数案件都能按照既定的审判流程顺遂地往前推进,但也有小部分案件会给繁琐的审判工作带来一些“小插曲”。面对这些“小插曲”,我始终坚信,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多动脑、多跑腿,减少当事人诉累,“小插曲”也能成为“和谐乐”。


在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中,由于该案第三人尚处监狱服刑期间,我迅速与监狱联系庭审事宜,了解到监狱会见室在改造中,而该案件当事人多且系合议庭审理,现有场所和设备无法一次性容纳太多人员。于是我与辖区司法所协商,借用司法所的远程会见设备开庭。为保证庭审顺利进行,我与团队提前前往该所查看,调试、测试视频会见设备。最终,在前期充足的准备工作下,该案的审理工作得以高效完成。


以“到我为止”的担当

着力化解每一次纠纷


“法律是理性的,但绝不是冰冷的;司法是严肃的,但也是有温度的。”在审判工作中,对当事人来说,胜诉方要的是结果,败诉方要的是“说法”,法官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多年来,我始终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把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司法审判目标。


我审理的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对判决结果不满,先后经历上诉、再审、抗诉,但均被驳回。于是,原告向多个部门邮寄了信访材料,甚至扬言要采取过激行为。我与原告取得联系,当面向其释法答疑,从案情经过、事实成因、证据瑕疵、日常经验法则等多方面详细剖析了原告败诉的原因,帮助原告弄清楚为什么这么判,并引导原告通过正确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我的努力没有白费,长达三个小时的释法明理,充分打消了原告的疑虑,化解了“心结”。原告由一开始的情绪激动、指责叱骂,变为理性表达诉求,最后带着笑容离开了法庭。


以“我将无我”的境界

致力推动每一次进步


对法官来说,方法和经验同样重要。在我院举办的“发改案件专题讲评会上”,我有幸将自己办案多年积累的审判经验分享给其他干警。


“当前,我国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作为人民法官,既要‘沉下心来’埋头办案,不断夯实理论根基,追求法律效果最大化,又要‘抬起头来’观察前路,将审判工作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讲评会最后,我向在座的年轻干警提出了忠告,亦是对自己的警醒。

今年是我主持南湖法庭工作的第二年,对我而言既特殊又平常。我将始终保持不怕苦、能吃苦、不畏难、战艰难的精神,永葆勇担当敢作为的精神、努力争先创优的工作劲头、脚踏实地的干事作风,继续扎根司法沃土,奋战司法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