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五个过硬,推进基层人民法庭工作

作者: 和平法庭党支部书记 胡涛     时间:2018-11-27 阅读:1197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一书提出,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作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的党支部书记,在利用办案空余时间深刻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本重要论著集后,我有一些想法与各支部分享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本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篇”中的论述金句频现,例如“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等等,一经传播就在司法系统内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而总书记在“扎扎实实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部分,对司法工作者提出的“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我认为,这“五个过硬”也是为基层人民法庭的司法审判工作树立了标杆。

   一、永葆基层人民法庭鲜明的政治底色,政治过硬是核心

   越是在基层,就越考验个人政治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共产党员在当前一段时期里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基层人民法庭的党员干警更是如此。不管是党员活动日还是支部大会,我庭支部都对全体党员一再强调在思想政治上要牢固树立立场意识、方向意识、原则意识和道路意识,法官在做出司法裁判时要注重社会政治导向,在行动实践上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随着我庭干警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向,政治素质过硬的要求显得更加重要。

   二、贡献司法体制改革的基层法庭经验,业务过硬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全国基层人民法庭在审判实践中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以村委会、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考虑案件审判的道德依据和道德宣传教育的影响,在特定案件中重视地域性乡俗民约的规范性价值,对具体类型案件的司法裁判进行研究探索以及文书送达等程序问题积累大量的实践和思考,这些对于为司法改革提供基层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场司法改革的大潮中,我庭也不甘落后,近三年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取得地方党委的支持,密切联系辖区群众,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015件,为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基层人民法庭承担建设法治社会重担,责任过硬要担当

   一是对法庭所在街道法治建设工作的责任,通过司法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减少因民事纠纷酿成的社会治安问题,引导上访户通过合法途径理性表达诉求。二是对司法审判工作肩负的责任,我庭副庭长陈钢同志养成了常年加班的作息习惯,三年来共审理案件1000余件,办案数和案件难度在全院位居前列,他对工作具有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责任担当精神,是支部全体党员“责任过硬”的榜样。

    四、突出基层人民法庭阳光、开放的监督机制,纪律过硬是保证

   法庭干警自觉严格遵守党组织的纪律要求,是司法审判树立权威、取信于民的根本基石,而开放、动态、透明的纪律监督更为重要。基层人民法庭的办公空间环境更加开放,来访当事人可以便捷地在审判庭、接待室或办公室见到承办法官,法官的一言一行都处在当事人的监督之下。正是这种开放式的群众监督模式为基层人民法庭的纪律过硬戴上了紧箍咒,我庭多年来无一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五、点亮基层人民法庭的便民利民之风,作风过硬是基础

   习总书记说,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而便民利民正是基层人民法庭与生俱来的优势,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形式。和平法庭虽然距离洪山中心城区较远,但因为有我们,辖区老百姓因一般性的民事纠纷打官司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降低了,因开庭、提交证据长距离反复跑腿产生的诉累减少了。下一阶段,我们还应当继续提高简易程序适用比例,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爱护群众,加大就地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全方位发挥出法庭的地域特点和优势,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新时代、做有为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