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民盟精神薪火相传 党盟合作风雨同舟

作者: 刑事审判庭 刘婷婷     时间:2012-12-11 阅读:377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也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七十周年。民盟七十年的历史,是从在专制势力限制打压的困境中追求民主宪政理想,推动团结抗日的政团同盟组织,发展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参政党不断前进的历史;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是一代代优秀盟员为了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建功立业,自强不息的历史;是政治信念、爱国精神和道德风范,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的历史。全面回顾民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潮中走过的道路,深刻总结取得的光辉业绩和民盟精神,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缅怀民盟先贤精神,继承民盟优良传统

七十年岁月,先贤前辈,高山仰止,留下一个个“立德、立言、立功”的丰碑。他们将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系一身,虽历经坎坷曲折,但始终持守信念与理想,追求真理,不改初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这些都是民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铸就了“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已任”的理念。

缅怀民盟先辈要传承民盟先驱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进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作出努力。通过民盟组织去革命根据地洪湖、红安和浠水闻一多纪念馆等学习参观活动,使我体会到民盟的前辈们都有一种共同的品质,就是有学问、讲良知、讲风骨、讲操守、讲气节、讲奉献,并自然形成了一种人格魅力,一种人格精神。比如张澜、黄炎培、沈钧儒、钱伟长、史良、李公朴、闻一多、费孝通、季羡林、丁石孙、蒋树声……他们无一不是饱学之士,或是某领域的专家,或是学界的学术泰斗,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凭的是良知、学识、奉献精神、人格魅力而不是权利来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并以此团结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为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和统一而努力奋斗,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那样,“正是这样一批人,作风正派、学有专长、有社会影响、愿意为国家做事情,大家走到一起才有了民盟组织,有了更好的做事情的条件”。战争岁月,民盟前辈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过艰难的抉择,“三思而后行”,自觉选定了与共产党人一道披荆斩棘、赴汤蹈火,庄严宣布“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他们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解放、社会的安康,甘愿把一切奉献给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甚至不惧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一代接着一代的民盟成员胸怀大国崛起的雄心壮志,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谋国是、共献良策、共建大业,在不同岗位上与中国共产党披肝沥胆,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作为盟员还要学习民盟前辈重视修身养性、正直正派的品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民盟前辈身上有众多优秀的品格,最重要的就是修德守身,淡泊名利,正直正派,甘于奉献。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我们要按照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要求的那样:“知识分子就是站起来思考的人们”,坚持独立思考,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独立精神。要将缅怀学习民盟老一辈的光辉榜样和继承民盟的光荣传统结合起来。要继承民盟老一辈领导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优良传统;继承民盟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继承民盟老一辈领导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追求真理和与时俱进的高尚品格和光明磊落、克已奉公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民盟最宝贵的政治财富,是民盟在多党合作事业中形成的政治信念和行为准则,是民盟更好地履行职能的精神动力。

前辈在我们面前,永远都是巍峨的丰碑,高山仰止。民盟精神,是我们永恒的财富,它正如一座富矿,需要不断地挖掘和研究。

二、传承民盟精神,促进党盟合作

七十年风雨砥砺,七十年凤凰涅磐,民盟从成立之初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到逐渐凝练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政治、社会和教育意义的精神价值,一直闪烁着灿烂光辉、散发出蓬勃生机。我们要在工作中传承和践行民盟精神,促进党盟合作,为国家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爱国忧民、风雨同舟、肝胆相照

民盟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政党,民盟七十年的发展史是爱国主义的奋斗史。重温盟史,不难发现,民盟建立之时发表的“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宣言,充分表明民盟成立完全是为了共同抗日,防止内战,救亡图存。从民盟半个多世纪所走过的历程来看,它始终以爱国、报国、强国、富国为宗旨,忧国忧民,赤诚为公,履行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就是民盟自身的根本利益。无论社会沧桑变迁,它都坚定不移地同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坚定不移地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振兴、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坚定不移地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即使在多党合作事业遭受严重挫折时期,民盟也从没有放弃过爱国、报国、强国的宗旨理想与坚定信念。“民盟精神”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精神。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还是在民主宪政运动中,由于共同的政治信念,民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通力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弘扬“民盟精神”,就是要传承民盟先驱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为推进我国的多党合作事业做出努力。永葆高涨的爱国热情,坚定的理想信念,善于运用政治智慧开展各项工作,就是要关注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利益,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就是要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敢于并善于进言,做中国共产党的诤友和挚友。我们研究“民盟精神”,目的是让我们每一个民盟成员都了解民盟、热爱民盟,并能登高望远,更好地传承“民盟精神”,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这种精神弘扬光大,使之成为新时期的民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不竭动力。

(二)以人为本、立盟为公、参政为民

老一辈民盟先贤为了新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甚至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民盟大力传承“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优良传统,积极发挥盟内智力优势,无论是在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还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自然灾害、开展扶贫联系等工作中,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效推动了教育和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入盟之后,民盟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时激励着我,使我在认真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利用所学专长,积极开展司法为民等社会服务工作。毋庸讳言,入盟几年来,尽管我在本职工作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民盟对盟员的要求相比,与一位优秀盟员的标准相比,仍感自己政治、思想、理论水平都很有限,所做的还很不够。特别是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方面非常欠缺。

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盟员。要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作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努力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坚持“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政治理念,高度关注民生,倾听民众呼声,努力承担参政党的社会责任。要继承民盟求真务实、深入调研的优良传统,紧跟当前的形势变化,履行民盟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并以参政议政的实效和本职岗位的佳绩,树立起“以人为本、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新形象。

(三)学有专长、乐于奉献、知行统一

我在实践中也要学习民盟前辈“淡泊名利,学有专长,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学识和专长为社会进步服务。要像民盟前辈那样,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业务上孜孜不倦地学习,努力在专业领域内刻苦钻研,而且更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为人民奉献力量,开辟一条实现自我理想的途径。在工作中应把名利看淡一些,坚持自己的操守,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把弘扬民盟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民盟精神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断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献计出力。

弘扬民盟精神,做到知行统一,就必须努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人生实践、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真正永远地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民盟精神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能春风化雨催人奋进,润物无声启人心扉,因此其意义至今依然是悠长久远。精神的实在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是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传承民盟的精神价值,关键在于把握实践这个中心环节,把民盟精神价值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融入到思想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实践当中,融入到自身建设全过程和各项履行职能的实践之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新的时代书写出更加雄壮的党盟合作的宏伟诗篇。

丁石孙先生说得好,“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但在实现的过程中会很困难,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修改,这样才可以在生活、工作当中成长起来,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变成一个没有目的的人。”我们立于澎湃的时代浪涛之前,缅怀民盟的光辉历史及其衍生的宝贵精神,抚今追昔,那份沉甸甸的精神价值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潮,一次次激荡着我的心灵。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以民盟精神为鉴,就要沿着民盟前辈的足迹,始终不渝地奋力前行,以青春与热血作燃料,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殚精竭虑,使民盟精神薪火相传,把民盟前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样,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不负国家的厚望,不负我们脚下的这块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