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法新名片 | 蒜鸟蒜鸟 案结事了(二)
时间:2025-10-17 阅读:42
2025年,洪山区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实“公正与效率”,开展为期一年的“提质增效深化年”专项行动,努力实现办案质量、效率与效果的全面提升。各部门积极响应,聚心、聚力、聚能,打造亮点品牌,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蒜鸟蒜鸟 案结事了——南湖人民法庭
南湖人民法庭特色调解品牌——“蒜鸟”调解室自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以其独特的“算了”武汉特色方言文化为指引,深耕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通过本土文化亲和力消解对抗情绪,巧解当事人心中的“千千结”,截止目前“蒜鸟”调解室调解结案480余件,占全庭结案比例40%左右。
营造空间 消弭隔阂——巧算跨域“诚信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营造更为和谐的沟通环境,南湖人民法庭积极打造 “蒜鸟”调解室亲民氛围,在“蒜鸟”调解室墙上布置的山水、花鸟等装饰元素灵动鲜活,与桌上摆放的“蒜鸟”玩偶相映成趣,与“方言温情促和”等调解理念相得益彰,营造出了既富乡韵又暖人心的调解氛围。来自中国澳门地区的李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她来汉旅游期间租下一处商铺计划经营,签约后却发现该商铺存在硬件问题,无法满足其需求,遂诉至法院要求解约。这起看似简单的租赁纠纷,因两地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双方矛盾愈演愈烈。见此情景,干警将双方当事人约至法庭开展调解工作,“蒜鸟”调解室内,温馨的环境悄然缓和了双方的对抗情绪。干警在此基础上耐心充当“算账先生”,帮李女士厘清诉讼的时间成本与执行风险,又化身“中介”,协助被告寻找新租客,最终,商铺成功转租,纠纷圆满解决。李女士感慨道:“蒜鸟蒜鸟,让我不用在千里之外还一直牵挂这个案件。”
专业赋能 打破缄默—— 细算无声“情谊账”
“蒜鸟”调解室的核心优势在于拥有一支经过专业培育的“蒜鸟调解员”队伍。“蒜鸟调解员”从前期与辖区内社区共同培育的“法律明白人”中选拔培育,成员均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且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具备与社区群众的沟通共情能力。在一起原、被告双方均为听障人士的借贷纠纷中,原、被告双方本是恋人,感情破裂后因金钱纠纷诉至法院。一开始法庭干警只能通过微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但冰冷的文字很难说动双方作出让步。面对沟通障碍,“蒜鸟”调解室及时邀请具备手语能力的“蒜鸟调解员”介入,在一场“无声”的调解中,“蒜鸟调解员”通过专业手语准确传达法律规定与人文关怀,手势翻飞间,既厘清了债权纠纷,又疏导了情感郁结,在搭建的“指尖桥梁”上,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特殊群体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流程嵌入 谋划未来——善算特殊“未来账”
“蒜鸟”调解室的顺畅运转是有着一套精心设计的“情绪缓冲-方言共情-方案协商”三阶段调解流程,该调解流程确保调解工作兼具规范性与灵活性,使得调解工作在特殊场景下亦能有序开展。面对一起被告在监狱服刑的租赁纠纷,法庭干警驱车数百里前往监狱开展调解工作。会见室内,原告因被告违约而满腔怨气,而被告则因身陷囹圄而消极对抗,见此情形,干警先是给予双方充分表达空间以缓冲情绪,再从双方均是湖北人这个特点出发,利用方言唤起双方的情感共鸣,劝导双方换位思考,各退一步,最后协商出原告适当减免租金、被告刑满释放后支付的方案。一纸调解书,了却了旧债,亦给予了失足者顺利重返社会的希望。
“蒜鸟”调解室成立以来,不仅是简单解决纠纷,还成为了当事人沟通的“连心桥”、情感的“修复剂”。“蒜鸟”调解室将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于法槌之外,让和解之花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