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小菜苔 大经济 开启“洪山菜薹”地理标志协同保护新篇章

时间:2024-11-18 阅读:409

“洪山菜薹”——驰名中外的湖北名菜,与“武昌鱼”齐名,原仅产于武汉洪山一带,因此得名。“洪山菜薹”历史悠久,早在东汉、三国时便有“乃人间所啖菜”之记载,更是在第二、四、六、八、九、十、十一届中国武汉农博会上均斩获金奖。在1700余年的岁月里,“洪山菜薹”因其质脆味醇、清腴可口的特质,广受人民喜爱,素有“塔影钟声映紫菘”的美誉。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近日,两位市人大代表——华中农业大学民进委员会副主委、文法学院教授张燕,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柑橘研究室主任张蕾,洪山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云霞,民三庭庭长王俐,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张久胜一行,到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菜苔产业协会,就地理标志协同保护工作走访调研。


洪山菜苔产业协会会长、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军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洪山菜苔协会的发展历程、经营现状。他表示,目前“洪山菜薹”名气大,网络侵权、餐饮行业侵权多,还存在小商贩“搭便车”的情况,维权难度大、效率低,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针对协会反映的问题,洪山区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张婵向协会发放了《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指引》,并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侵权预警制度,将线上监测、线下公证相结合。二是创新授权使用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三是建立系统保护机制,形成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产业链条。


张久胜科长表示,“洪山菜薹”是千年传承的文化品牌,是洪山区的“瑰宝”,维护好、发展好这个品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次活动是区法院与区市场监管局“八个联合”的延续,是“行政+司法”的有效落地,接下来更要加强合作,及时打击侵权行为,有效形成地理标志保护合力。


张云霞主任表示,本次活动标志着协同保护地理标志开启新篇章,是“司法+行政+专家+协会”联合协作新机制的有力实践。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技术性、独特性、战略性三方面加强合作,开创共联共建共治新格局,齐心协力促进洪山菜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壮大。


市人大代表张燕强调,产业协会在洪山菜苔产业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要多元维权,努力降低维权成本;要形成合力,积极整合维权资源;要钻研技术,走出国门长远发展。市人大代表张蕾建议,加强源头控制,加入独特防伪标识;扩大网络宣传,公布正版授权名单;改良菜苔品种,扩大品牌市场份额。

地理标志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之一,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保护,更是对原产地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洪山区法院将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司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