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打好矛盾治理“三前组合拳” 助力民间借贷纠纷多元化解

时间:2024-09-23 阅读:612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和平人民法庭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出“三个靠前”专项举措,努力实现民间借贷纠纷案结事了,用心用情守护辖区平安稳定。自2019年以来,共审理民间借贷纠纷1590件,服判息诉率达96%。


“三个强化”靠前

研判民间借贷纠纷总体态势


一是强化“法庭+”多方协同。积极融入街道党工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列席街道综治会议,专题汇报辖区万人成诉率情况,加强预警、及时研判,助推源头化解。推进“一庭两所”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一对一”“一对多”高效对接,形成协作联动合力,确保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处置。


二是强化“诚信+普法”专题宣传。依托“法韵深深”读书会、“洪法新语”“满天星宣讲团”等平台,举行“法治夜校”“普法零距离”等活动百余次,开展借贷纠纷专题普法30余次,引导树立“重信守诺、有借有还”的诚信意识。通过视频播放、资料发放、悬挂标语等形式,多角度以案释法,引导自觉抵制高息诱惑,严防“套路贷”“校园贷”等不法行为。


三是强化“站庭+巡回审判”联动。设立3个巡回审判点、2个法官工作室和1个诉讼服务站,联合梨园街道、天兴乡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工作站”,在武汉站挂牌“联络工作室”。依托“站庭联动”等工作阵地,将“坐堂审案”和“巡回审理”相结合,让民间借贷纠纷有处“说理”、有地“评理”。自2019年以来,开展巡回审理40余次,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


“三个工作法”提前

助力民间借贷纠纷诉前调解


一是实行“模范文本+典型案例”工作法。联合街道综治中心编印《民间借贷典型案例》《民间借贷合同模板》等模范文本,引导辖区企业、居民规范订立民间借贷合同,避免因借贷手续流程不规范引发诉讼。自2019年以来,提供登记、咨询、签订合同指导300余次,发放规范借贷纸质模板5000余份。


二是实行“即时履行+司法确认”工作法。制作并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具有给付内容的民事判决书、调解书等,告知强制执行风险后果,鼓励引导当场履行、自动履行。制作《司法确认申请告知书》《司法确认承诺书(当事人版/委托代理人版)》,将还款履行即时性与调解协商有效性结合,切实发挥“以调代诉”工作优势。自2019年以来,出具借贷司法确认书66份。


三是实行“就地调+重点调+联合调”工作法。对事实简单明了,金额在2万元以下的纠纷,委派司法所、社区、乡贤会共同就地调解;针对金额较大、合同不规范、履行不到位等复杂案件,强化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引入人民调解员、专职调解组织等力量重点化解;对金额巨大的涉众、群体性重大疑难案件,会同银行业保险业调解中心等联合调解。2019年以来,调解结案632件,其中诉前调解265件。


“三项举措”挺前

促推民间借贷纠纷诉中化解


一是“多管齐下”精准定位借款人。针对借款人下落不明等难点问题,成立专门送达小组,畅通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两所一中心”常态化协查机制,精准定位借款人,实现有效送达。自2019年以来,成功找人300余人次,缺席审理比例由16%降至7%,被告应诉出庭率显著提升。


二是“多维沟通”弥合分歧促履行。畅通多平台、多维度沟通调解,积极开展庭前会议“背靠背”调解、“一案一微信群”及时沟通,弥合双方分歧,促进调解达成。充分利用“背对背”与“面对面”沟通方式,高效促进民间借贷纠纷诉中调解达成,促推案件当庭部分或全部履行,甚至和解撤诉。今年以来,调撤案件91件。


三是“要素审判”快审快调保诉权。在难以达成调解时,以借款合意、实际交付与实际清偿三大要素为核心,结合案件实际细化,流程化、高效化完成审理。目前,已实现民间借贷纠纷平均审理时限控制在60天以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