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美丽的不了情

作者: 李鲜华     时间:2013-10-07 阅读:1719

   

武汉——黄冈——罗田——新洲——再返回武汉,三天时间往返行程600多公里,我们与分别了三十年的战友相见了……

三十年前,我们风华正茂,趾高气昂,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子霸气。三十年后,我们脸上都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相对不相识了。多少情谊和思念,多少问候和牵挂,在那双手紧握的瞬间定格了,凝固了,甚至夹杂些许尴尬了。时间的流逝太不可抗拒了,我赶忙拿起相机和笔,记录下我们战友相聚的片段。

一、项小平的自我介绍

项小平,原高炮6360725连副指导员。

陈云,原高炮6360725连战士。

当陈云端起酒杯向当年的副指导员敬酒时,项小平作了如下自我介绍:“我这个人有才,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称我小平同志,因为我像(项)小平,我当排长像(项)排长,我当副指导员像(项)指导员,我当院长像(项)院长,总而言之,我干什么像什么,我是项小平。今天陈云同志也在这里,小平与陈云在一起,有什么事情办不了?来,我们干了它!”说完,两人一饮而尽。

风趣的劝酒,形象的比喻,谐音字的借用恰到好处,谈笑间一点没有矫揉造作,展现出来的才华让我回味了很久很久,幽默中彰显出的人格魅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项小平,当年那个一开口就脸红的年轻人,在我身边娓娓道来,他告诉我,这么多年了,一直记得我们,经常会在梦里梦见我们,听说我们在找他,“激动得头天晚上都没睡着觉”。我相信这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才子佳人的情商与智商是并行的。小平同志早已走上领导岗位了,且有相当的实权,但我最欣赏、最看重、最不能忘怀的,却是他今天的自我介绍——劝酒词。

二、邵世谦的记忆

邵世谦,原高炮63607团司令部作训参谋。

我是最后一个走到邵参谋面前的:“还认识我吗?”邵世谦仔细搜索着记忆中的印象,很干脆果断地说:“不认识。”当我自报家门后,他仔细地审视了我一番后,仍然说:“不认识,不可能。”大家都在提醒他:“难道你忘记了吗?……”邵世谦喃喃自语:“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完全变了,我记得当年你那么年轻漂亮,眼前的你真的不能接受,即使我们擦肩而过也绝不会相认的。”这就是邵世谦,他的诚实本性一点不带修饰。“你还记得我曾经给你带东西,送到武汉总医院吗?”时过境迁,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我曾经想给你当红娘,却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当成。”“哟,想起来了……”

记忆的长河还没有把所有的历史沉淀都冲刷干净。世谦讲起了这三十年的磨难,那的确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讲到我们都熟悉的战友有身患重病的,有驾鹤西去的,我们着实难过了很久。一顿饭吃了近5个小时,不记得喝了多少杯酒,上了多少道菜,只记得说得最多的是下次见面别再等三十年啊!我们武汉见!我们黄冈见!

三、周新力的乐翻天

周新力,原高炮63607团司令部机要参谋。

严格地说,在此之前,周新力我只是闻其名,未见其人。当年他可是红人,我们在基层时,他就在师里当机要参谋,首长个个喜欢他,因为他聪明,凡是技能比赛,他不仅能拿到名次,还要夺冠。他的业务能力无人能及。然而,成亦聪明,败亦聪明,师政委看上了新力,要将他纳为女婿时,新力不干了,炒了师政委的“鱿鱼”,于是他被“发配”到607团当机要参谋了。新力知道自己的军旅生涯不长了,就开始“折腾”了,他的“创新”多,“故事”也多,先是铺板没有了,团里先后给他配了4块铺板,谁曾想,他用铺板打家具了,做音箱了,转业回来前都用跑车拖回武汉了。他绘声绘色地形容他自制的音箱配置,你不得不佩服他真会苦中作乐。转业后新力进了行政机关,在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八年,在本系统内,上上下下都喜欢他,他是一个天生的乐翻天,他走到哪里,笑声就响到哪里。一口纯正的新洲乡音,一副古朴的农民装束,你完全想象不出他那颗智慧的大脑曾经的“机密”。新力的人生其实也很坎坷,好不容易当上了副局长,正儿八经只上任了一天,就被人举报了,而且还是一票否决——他超生了。于是,新力又回到了原点。但是,从新力嘴里说出的这段历史,却成了“戏说”、“调侃”,逗得你哈哈大乐。新力告诉我,他喜欢观察别人的喜怒哀乐,他细致到把每个人的爱好记在心里,他擅长雪中送炭,他的乐观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就是我那些曾经生死患难过的战友,三十年过去了,除了风霜了的两鬓和容颜上的印记,他们仍然是那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的面前,就像雨后天边的彩虹那样绚丽、那样色彩缤纷、那样魂牵梦绕。岁月啊,你能带走我们青春的荣光,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就是我的战友情,一生的不了情,永远的战友情,美丽的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