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我应该做怎样的一块砖

作者: 洪山区法院     时间:2011-09-26 阅读:553

屈指算来,我从事行政审判工作已经三年了。从最初接触时的窘惑到现在“修炼”后的相对坦然,尽管曾经有过,今后也还会有很多抱怨,但仍然感谢行政审判,让我能有更多的机会思考些许和我有关或无关的问题。

因为行政审判工作的原因,很多时间要和行政机关打交道,能够直观地感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也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或被动地思索、比较自己的工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毕竟审理的是“民告官”的案件,接触的是相对特殊的当事人:一边是具有行政权力的被告,一边是不畏“权势”执着维权的原告。在正确地平衡两种社会角色间的法律关系时,既要切实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权威,这确实是件需要费心思、花气力综合权衡的事情。案子累积得多了,当事人对抗情绪大了,逼得恨不得日日夜夜都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时,不免困惑了:我和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

工作之余,会和兼任陪审员的高校教师谈谈感受,询问他们对法律的态度。到底是经历过硕士、博士阶段的研习,对中外法制的比较、外国法制的历程,他们基本都是娓娓道来。我在听,也在思索。对法律,他们是乐观的,当他们自信地告诉我,很多法制发达的国家都曾经经历过经济发展的高峰和法律的迷离期,但法律最终仍然能够倔强地抬头,法律必然是一个国家有序发展的保障时,我开始反省自己了。为什么我会困惑,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和思考的能力让我只局限在烦扰我情绪的眼前的状态中,我只看到了错误、麻烦、焦灼,虽然它们始终客观存在着、无法回避的,但我还可以也还应该看到更多。至少二十年前没有行政诉讼法,至少二十年后行政机关会谨慎地运用各项法律规范考量自己的行为。这些,曾经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把我们的环境、地位和法治发达国家比较,在沮丧的同时往往忽略或者不正确地看待了我们生存的土地和我们的历史,正如一位同行所言,如果在进行制度比较时将知识与思想割断开,将现实与其所在的土壤割断开,将立场与态度割断开,只会妨碍真知的获得。忍不住轻吁一口气,感谢总有人提醒我尽量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又不由想起这位同行的感慨:“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制度的缺陷,这一过程没有使我远离它,反而是亲近它,因为也越来越多地读懂了背后的故事,从而也发现了更多的合理性以及改造的可能。这些都得益于如流水般日复一日的学习,看似枯燥,实则鲜活。很多人也正在经历着,感悟着,思索着……”我想,只要有未来,哪怕偶尔徘徊,但只要是向前的,那么就勇敢而智慧地经历这个必须的过程吧。

恰逢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周年,又偶然有幸拜读省高院陈旗主任参加首届“金砖四国” 法官交流论坛所作《我们是怎样的一块砖》手记,很无缘由地联想起“我是革命的一块砖”,遂冒昧借用题目,为三年行政审判工作作个思想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