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个位数!
—— 洪法密码是……

时间:2024-07-01 阅读:1176

“8件”,这是2024年6月底我院六个月以上未结诉讼案件数量,同比去年的834件,降幅99.04%,首次压降至个位数的合理期间。


“5135件”,这是2024年6月底我院未结案件数量,同比去年的8045件,降幅36.17%。其中,未结诉讼案件2888件,首次与案件体量相当法院处于了同一水平,审判工作全面回归常态,为下一步提档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4360件”,这是2024年上半年我院新收案件数量,同比去年的17970件,下降20.09%。


“75天”,这是2024年上半年我院平均结案时间,同比去年的107天,缩短32天,降幅29.9%。


“今天召开‘强监管 优质效’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的目的,就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要求,以实施提质增效‘四大行动’为抓手,确保专项活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党组书记、院长邢勇在2023年审执工作总结会暨“强监管 优质效”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通过半年的努力,我院案件除在量上有突破,在质上也有较大进步。2024年1-6月,我院审限内结案率94.8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执行完毕率48.9%,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执行到位率53.8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2023年我院审判执行工作实现了“双清零”,省市法院对此充分肯定,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专题推介相关工作经验。2024年,洪山区法院乘势而上,在全院干警的奋力拼搏下,审判执行重点指标呈现“四降三升”良好工作态势,这既是对“双清零”工作成效的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也是“强监管 优质效”专项行动交出的亮眼中期答卷。


创新机制  跑出办案加速度


“我们要从‘数字中的问题’看到‘工作中的不足’,进而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提升质效。”邢勇院长在审判管理调度会2024年第三次例会暨司法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议上强调。我院贯彻落实数据会商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人民法院案件质量效率评估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研判、定期通报等方式,做好节点管控、提前预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我院已经实现一年以上和九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双清零,我们要乘势而上,努力实现九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动态清零,将六个月以上案件控制在合理范围。”在审判委员会2024年第6次会议上,邢勇院长明确了2024年积案清理工作目标。今年以来,我院将6个月以上未结案件纳入质询范围,坚持 “日通报、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动态掌握全院长期未结案件预增长情况,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创新案件分级质询模式,实施庭内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判委员会分级质询,召开审判委员会22次,质询案件342件,如期实现党组确定的积案清理工作目标。案件分级分类质询工作做法入选全省法院首届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


“平均结案时间较长一直是制约我院审执质效提升的痛点难点,要下大力气解决。”邢勇院长强调。为压缩办案周期,我院推行办案全流程时限指引,明确案件流转、开庭审理和案件报结时限,从严掌握审限变更的审批管理。


“为在审限内结案,本部门坚持向内挖潜,坚决完成党组调度工作目标。”民二庭庭长胡海在审判委员会2024年第十次会议上作表态承诺。民二庭主要负责审理法律关系复杂、专业性强的建工类案件、公司纠纷、破产等商事纠纷,案件包袱重、清积难度大。今年以来,民二庭落实“强监管 优质效”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岗位职责,取得明显工作成效,1-6月,民二庭人均受理案件311件,人均结案230件,未结案件数同比减少1502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个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身影:直至晚上10点,苗苗法官仍在开庭;成婧文、肖颖、向昱璇、覃伏明、贺畅等年轻法官常常撰写文书到深夜……


在审判管理调度会暨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第五次例会上,张家湾法庭庭长龚永博介绍工作经验,“我们以‘诉调结合、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为抓手,加大速裁快审力度,将调解工作渗入到庭前、庭审、庭后的诉讼全过程。”面对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多、结案任务重的现实压力,张家湾法庭多措并举,今年1-6月上诉率10.09%,调解率29.76%,平均结案时间75天,同比下降34.26%。


党组成员、副院长曹文兵在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指出,“建工类案件难度大、鉴定多、审理周期长,一直以来都是积案清理的重点对象和制约审判效率的痛点堵点。”今年我院探索建立建工类案件“诉前调解+诉前鉴定”工作机制,诉前调解建工类案件246件,调解成功率12%。建工类案件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47天,降幅24%。


强化监管 筑牢质量压舱石


压实院庭长监管责任。落实“四类案件”监督管理细则,定期通报阅核工作情况,规范监督管理权有效行使。聚焦案件质量,审管办每月通报上月上诉率及发改案件情况,对发改案件以业务庭为单位分析发改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以评促改,以案促学。我院将发改案件作为日常评查重点,适时开展裁判文书、涉企案件、“四类案件”等专项评查,今年以来评查各类案件652件。强化评查结果综合运用,积极推动业务庭常态化开展自查讲评工作,开展各类讲评20次,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加强专业法官会议规范化管理,定期抽查业务庭专业法官会议召开、记录、备案等工作事项。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统一法律适用、强化制约监督作用,安排调研骨干将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编写成参考案例,我院2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


年初,我院3篇文书获评全省优秀裁判文书,文书获奖数量在全省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一,为全年案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我院持续推进精品战略工程,每季度开展“精品案件”“优秀裁判文书”评选,常态化开展“示范庭审我来开”活动,召开示范庭审10场,将优秀裁判文书、案例分析成果在微信公众号上作宣传推介。今年以来,评选出郭春枝、贺畅、李心蕊等办案之星,进一步营造“办好案、出精品”的工作氛围。


能动司法  寻求案件最优解


诉源治理工作是今年的一号工程。全院上下树立一盘棋意识,共同推进“诉讼减量、纠纷化解”目标的实现。我院组建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诉源、执源、访源治理的工作意见》,持续深化府院联动,切实加强多元共治,不断强化诉调对接,化解物业纠纷“五个一”工作法获评全市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和平人民法庭在全市“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作经验交流,相关工作被最高人民法院宣传推介。


我院坚持全过程调解,健全判后答疑工作机制,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民生“小案”、解决群众“难事”。深化执源治理,与武汉市尚信公证处挂牌成立“执源治理中心”,着力提升生效裁判文书的自动履行率,打造“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的执源治理新模式。


我院坚持以司法领域中的“小切口”,做实社会治理的“大文章”。积极制发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反馈率和采纳率100%,执行局司法建议工作被新华网客户端宣传报道。聚焦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我院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工作白皮书和全市首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白皮书,召开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发布会,全国人大代表李刚、邓乾春,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敏,知识产权著名专家学者吴汉东、宁立志等参会,万人成讼率工作专报获区委书记林文书批示肯定。


时值六月,岁已过半。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我院按照年初既定目标稳步前进,重点指标“四降三升”标志着我院审判执行工作恢复常态、步入良性循环。下半年,我院将进一步推动“强监管 优质效”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聚焦案件质量和办案效果,不断深化诉源治理,持续强化监督管理,扎实开展发改案件讲评,积极探索要素式审判,以规范化建设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建设一流的研究型文化型法院,朝着星辰大海,继续前行!


(本文数据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