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陪审离婚案件随感

作者: 洪山区人民法院       时间:2012-05-31 阅读:443

近日,我与法官调解了一桩离婚纠纷案件,最终,男方答应给女方一套房子、10万元,以及每个月支付2500元作为女方抚养孩子的费用。案情简单明了,男方离婚决心坚定干脆。相比之下,女方面色惨淡,毫无血色,眼角湿润,而女方的姐姐就显得非常有主见,一边同法官沟通,一边还时不时责怪男人几句,大有一种保护妹妹到底的英勇气慨,相当干练。最后双方拟定好协议,准备签字,女方看了很久想了很久,问了很多不靠谱,但反映出她对离婚后生活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一些问题,最后,女方落寞的签字了。次日,他们来拿民事调解书,男方和女方都明白,民事调解书一经签字,则立即生效——离婚。男方仍旧非常淡定,迅速地签字。而这次女方是由年迈的父母陪同而来,签字的时候,她突然失声痛哭,难以自持,在场的任何人听见那样的哭声都无法不为之动容,毕竟这个奔四的女人为婚姻奉献了她全部青春,如今却落得如此狼狈。而她的父母神情却相当镇定,眼神中似乎透露出对男方的极度不满和愤慨,甚至仇恨。

男方和女方之间感情破裂是肯定的,但是就在女方签字准备离开前,她对男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哪天我父母不在世了,我还是想回到你身边。

这样的故事频频出现在许多离婚纠纷中,婚姻的主角因为另一半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伤害了自己,而向亲人、朋友倾诉苦闷以解烦忧,不料苦恼未解,却意外地将“一对一”的矛盾扩散为一场多角度的恶战,将夫妻之间的磕磕碰碰演变成双方父母、家人的对峙和敌视,自己不离婚也着实过不下去了。当然,我们看见自己的孩子遭受委屈;目睹自己的发小被人背弃;感受自己的亲人深陷痛苦,都会以自认为最好的办法为他们出谋划策、“雪中送炭”,誓要为自己眼中的“受害者”讨回公道,抚平伤痕。但是,我们想过没有,遭遇伤害的当事人真正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我想,他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然后和另一半重获婚姻幸福。因此,作为婚姻外的第三方亲友团应当以劝和为目的,以化解矛盾为途径,以宽慰安抚为主导,去帮助遇到婚姻困惑的朋友亲人,而不是失去理智、怒发冲冠、让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升级,最后硬是间接地将本还有情分的夫妻送上了婚姻的不归路。一群本着好意保护亲人朋友的“第三方”,却恰恰最终伤害了他们要保护和爱护的人,实实在在的站在了主角的中间,扎扎实实的让他们的感情彻底破裂,铸造了一面厚厚的柏林墙分隔了两个原本已经受伤的人。

婚姻很简单,小家庭不巨大,但是每一对夫妻相处的模式和故事各不相同,那种日积月累的情感纽带是繁复交错的,我们可以为情感受伤的朋友、家人分析处境,表达自己的观点、建议,但是强行搅入当中,变次为主则显得不当。幸福与否,终究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或许听她的倾诉,觉得这个男人坏极了,一定要离,可是男人的好,我们并不能感受的到,世界上只有这个女人才懂得她男人的好和坏。中国人大多低调,晒幸福的人还是少数,一般人都是遇到不开心才想倾诉,因此到“第三方”时,即变成只闻某人坏不识某人好,判断就会有偏颇,而执着的去帮他人主持偏颇的结论,就会无意中造就错误的结局。

家庭和谐,幸福才能恒久远,快乐方能永流传。但是和谐并不代表没有纠纷和矛盾,而是发生纠纷后,大家能及时设身处地地去换位思考,而不是固守一方,画地为牢,夫妻之间的矛盾更应当以柔克刚,注重沟通,不要被身旁的“第三方”力量所左右。  

你走进婚姻了吗?或许你早已走进了这座奇妙的城堡;又或许你还在城外观看;抑或走过一遭后挥别了城内风光,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今以后,但愿我们在感情、婚姻出现红灯的时候,更应该理智,不可盲目被“第三方”力量“帮”掉了本可以挽救的婚姻或情感。换个思维,正因为人生中有这些磕磕绊绊,金婚才让我们如此羡慕和期盼,当然前提是对方犯的错是你可以容忍的底线,否则凑合也绝不是好的结果。